11月6日,新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创业国际研讨会举行。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联合承办。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设浙江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两个分会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项目官员裴伯庸,意大利众议院议员马可·奥斯纳托,意大利贝加莫省索里索勒市市长斯蒂法诺·维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主持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主席、我校校长徐小洲,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蓝晶晶出席,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媒体工程学院、创业学院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处师生共同参会。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等八个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交流领域专家参加研讨会,围绕新全球化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大学创新创业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开幕式上,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分别致开幕辞。
裴伯庸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知识交流与知识创业中承担的角色以及中国为此项工作作出的贡献。他指出,教育不仅仅能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出反应,而且也是改变世界的方法,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马可·奥斯纳托和斯蒂法诺·维维从文化和科学角度简要回顾了中国和意大利的交往历史,强调了中意两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共同之处并向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致以了诚挚的祝福。
徐小洲在开幕辞中向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表示了欢迎。他指出,杭州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创新创业之城。二十国集团峰会成功举办后,杭州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城市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杭州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生命科技等新经济,积极融入全球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徐小洲表示,知识交流与知识创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新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基础和需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国际新冠疫情的“双重驱动”下,各国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创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新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创业研讨,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和知识交流搭建了智库、提供了对策。
蓝晶晶从国际交流角度介绍了国内外一些顶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不同措施,她希望能与国外知名高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蓝晶晶表示,浙江省教育厅将始终支持开展各类型的国际合作,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广做出贡献。
开幕式上,举行了由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的《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回应社会变革》(英文版)全球首发仪式。
徐小洲与教师、学生代表一起为新书发布揭幕。
研讨会的主题报告环节围绕新全球化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大学创新创业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议题展开。
在全球化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议题之下,徐小洲作了题为《内生型与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的演讲,从挑战与问题、研究与反思以及愿景与策略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五大宏观问题和需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类型、内容分布、研究特征和发展趋势,并从生态发展和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徐小洲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分析了中外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差距,他指出,当下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分别是新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新科学技术发展需求、智慧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发展需求。他强调,不论是政策设计者还是教育实施者与学习者,都要解决好全面性、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这五个宏观问题,处理好全球与本土、学校与社会、数量与质量、理论与实践、素质与技能、广度与深度、短效与长效、教师与导师、就业与创业以及赛场与市场这十大关系,为创新创业教育争取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徐小洲总结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他强调,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深化,应按照“明晰发展目标、抓住主要矛盾、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处理好“外源型与内生型”和“粗放型与高质量”这两对关系,推动生态系统、宏观协作体系、融合体系以及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
在《知识创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视角》的报告中,裴伯庸从联合国的角度出发,分享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交流和知识创业方面的努力,回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他特别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来自韩国NCSOFT公司教育部的具滋瑛室长作了题为《幼儿创新创业意识培养:韩国的经验》的报告,她分析了新全球化背景下幼儿教育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建设数控托儿所的理念,她强调要通过开设不同种类的课程来促进儿童情感和心理的成长。
我校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罗伯特·爱德华·波顿博士以《跳出思维定势:英国如何使学生适应未来》为题分析了英国在创新教育中所提出的教育观点以及现今需要用创新思维应对的发展状况。他认为,创新教育应当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论思考、共感等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
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寇海明教授展示了其团队根据对全球十九位高校校长的采访所做出的调研成果,研究了校长们如何为大学发展进行战略设计,并以此分析了目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在大学创新创业与可持续发展议题之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科技创业中心研究生课程主任夏智强博士以《创新创业的不确定与应对》为题,提出了如今创业教育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从计划与行动、思维模式、行动力、创业者素质等层面展开论述。他认为在当今有更多选择的条件下,应该在行动中产生目标,在目标明确后进行创新。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院长苗青教授在《走向共同富裕,突破社会创业僵局》中介绍了社会创业的概念、模型、双元性,分析了社会企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矛盾并用实际案例论证了科技创新在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倪好副教授在《社会创业教育与服务学习的异与同》中提出了社会创业功能多样化、创业教育话语泛化、高校缺少本土化社会创业教育等问题。他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异同最后提出了二者可以相互融合的观点。
美国亮线公司PMI主任塔希鲁·阿萨内博士作了题为《领导以人为本的组织转型》的演讲,他首先简单介绍了亮线公司的主营业务与经营理念并阐述了新兴业态下创业公司的动向与模式,说明了在时代的大浪下,把握核心业务并使其落地的重要性。
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议题之下,芬兰图尔库应用科学大学校长维萨·塔提拉教授以《教学创新:大学的战略选择》为题作汇报。他指出,要使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全世界创新的重要工具,学生不能固守原始的强迫性的思维方式,而应专注于自己真正愿意投入的事情,从而学会平衡时间与资源。他认为学会用大脑工作,学会学习,学会体验,才是教学创新的本质收获。
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施永川教授作《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与创业教育的兴起》的演讲。他表示,创新是对发展技术知识的导入和商业化应用的选择过程,其本质是支持重构的过程。高效的知识生态模式可分为若干种模式,其一注重解决知识生产的学术性问题,为单学科单领域知识体系;其二则更加关注社会知识应用需求,具有高度流动性、跨学科、灵活等特点。他强调,面临社会的再造和重构,我们应思考社会道理与现实利益的伦理关系,注重长效发展,不断改革创新。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胡瑞教授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以伦敦大学学院为例》为题,从伦敦大学学院推进专创融合的背景、“工程创新与创业专业”专创融合的路径、启示与反思三方面发表了看法,说明了学科交叉融合与“嵌套式”课程体系等的重要性。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许明教授以《赛教融合成匠业》为题,结合学院就业与创业课程体系以及优秀毕业生创新创业案例,发表了关于项目落地与实际创新的报告。
我校创业学院副院长、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傅梅烂副教授以《“三创”育人孵化体系构建及实践探索》为主题,从现实需求、理论构建、实践案例三方面讲述了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运营实践、丰硕成果与优秀学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