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圆满闭幕。我校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副教授潘志琪导演的纪录片电影《胡阿姨的花园》作为中国大陆唯一入选的纪录片单元作品,最终斩获本届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
导演潘志琪(右一)和制片人陈玲珍共同领奖
作为华语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的 最高奖项金爵奖评委会这样评价这部影片:“观影过程让我们乐在其中,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前所未知的世界,增进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胡阿姨的花园》关注小人物苦乐参半的生活,讲述了居住在与繁华商业中心一路之隔城中村的胡阿姨,靠经营价格极其低廉的小旅馆为生,尽管生活清贫,却经常帮助旅馆里经济困难的住客,相比现实,胡阿姨的精神世界异常强大,她每天去商业区捡垃圾,用这些捡来的废弃商业垃圾堆砌起了一座绚丽的花园,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诗意空间,希望以此来救赎自己和患有抑郁症的儿子。
该纪录片电影由我校副校长姚争教授担任艺术总监,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副教授潘志琪担任导演, 徐晶晶担任音乐作曲,华策电影学院教师平凯磊担任视觉调色,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声音制作专业毕业校友黄社人声音制作,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校友朱晨曜担任后期制作,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校友施一尘 (Yichen Shi)担任项目执行制片、黄钰昕参与前期制片工作,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校友杨珍庭、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校友沈殿琛担任制片助理,2021级在读研究生史冉担任剪辑助理等等。除了以上浙传师生校友的参与,同时影片制作团队也汇聚了诸多海内外一线人士,如电影导演徐小明,纪录片制片人陈玲珍、梁为超,电影制片人单佐龙等共同参与。
6月20日,我校副校长姚争以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主创团队参加了《胡阿姨的花园》世界首映式,并出席了观众见面会。纪录片从2012年开始拍摄,在近10年的时间里,主创团队真实记录了胡阿姨和儿子少斌的日常生活,反映了这对母子的精神世界和生活韧性。“超越苦难、心存美好”,这是导演潘志琪对片中胡阿姨的评价,在他看来,胡阿姨的精神世界就像是贫瘠土地里盛开的一朵鲜花,即使现实生活多么不堪,她依旧用心经营着自己的花园。这部影片也是在经历疫情之后,潘志琪对于生活以及个体意义的思考,“这个故事背后有一个底色就是城市化的进程,另外就是一个现代消费主义的文化背景,我希望通过纪录片去纪录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变迁”。
拍摄纪录片近20年,“人、社会、时代”始终是潘志琪在创作时遵循的准则,他希望通过纪录普通人的故事,映射时代的变迁,触达与观众的共情点,“纪录片在拍摄时,有一种未知性。这意味着纪录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这也是他一直坚持拍摄纪录片的原因。据悉,《胡阿姨的花园》项目曾获得过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十佳项目提案、CCDF 华人纪录片提案会亚洲纪录片提案大会邀请奖、The Asian Pitch 亚洲纪录片提案会优胜提案、 西湖纪录片节创投单元优选提案以及余杭区文艺基金扶持等。此前,潘志琪执导的以小人物为主角的《24号大街》也曾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以及提名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华策电影学院教师万波担任导演和编剧的电影《潮》入选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新风”单元。
影片《潮》以杭州萧山围垦为历史背景,讲述了生长在钱塘江南畔的沙地人为了生存,面对汹涌的潮水,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依靠血肉之躯进行围江造地的故事。全片大部分使用方言对白,力求尽可能贴近这段乡土历史,偶尔穿插的民谣、号子,增添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和文化情结,用诗意的影像美学,为观众呈现了一部江南特色的造地史诗。
《潮》是浙江传媒学院共同出品,由我校华策电影学院教师万波担任导演和编剧,也是其执导的长片首作,校党委原书记杨立平担任总策划,华策电影学院教师张兴担任摄影指导、张赫坛任摄影,卢乙莹担任共同编剧,高雨洁任制片,田智元任美术指导,平凯磊任制作总监,陈叶知任联合剪辑, 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纪录片学院)教师徐晶晶任声音指导,华策电影学院院长范志忠、副教授鲁连显任文学顾问,表演系教师于亚东参与演出。此外还有大量我校学生参与创作。
万波表示《潮》这部片子十分具有挑战性,题材拍摄难度大、时间跨度大,难以从现有的资料中挖掘出可用的故事性元素。据他回忆, 当自己第一次了解这段 造地史时,也颇为震撼, “难度虽然大, 但这段历史却有着很大的价值意义,值得呈现给更多人。 ”因此,万波决心要 迎难而上,在刚接项目之初,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讲述好这段历史, 直到后来做资料调研时,著名摄影师萨尔加多的作品闪现脑海里,才让万波找到了创作的方向,决定以人文主义的视角切入、以江南美学的影像表达、以小切片进行大叙事。 最终历时将近两年的时间,《潮》得以诞生,并于6月16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主会场迎来了世界首映,300人场座无虚席。
万波在放映结束后与观众见面时表示:“作为一个新人导演,面对这样一个厚重的题材和群像场景,其实很忐忑,但同时我也希望在这个‘命题创作’的背景下,能够尝试在电影美学上进行一些探索,力求创作出一部带有作者风格,并能与观众共情的电影。”此外,万波和华策电影学院教师、著名摄影指导罗攀合作的新片《山中来客》也成功入选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SIFF PROJECT)创作中项目单元,并获得评委特别推荐项目大奖。影片由罗攀担任编剧兼摄影指导,万波担任导演,这也是罗攀首次担任编剧一职。据悉,影片已完成概念片拍摄,计划年底正式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