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的“网友奔现”!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36位小伙伴
在浙传开启7天沉浸式citywalk
非遗手作、4K电竞、直播经济、茶山采风……
速来围观他们的杭州研学“天花板”玩法!
七日光阴流转,千里情谊绵长。3月30日至4月6日,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代表团一行36人在我校的精心组织下,以传媒为眼、以文化为心,深度探访杭州人文与科技交融的脉搏,完成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中国印象”沉浸式研学之旅。
跨越山海而来
首日,代表团在杭州钱塘校区开启“浙传初体验”。
下午,欢迎仪式在求真楼举行,副校长李文冰,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36名师生代表,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处、新闻与传播学院26名师生代表参加欢迎仪式。
李文冰向远道而来的美国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双方以文化为纽带深化互动。她强调,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在全球化面临挑战的今天,青年一代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增进理解,建立共识。她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架起中美青年文化交流的桥梁,让双方增进了解,缔结友谊。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新闻与媒体研究学院院长Temple Northup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浙传精心安排的感谢及对跨文化探索的期待,中美学生代表以青年视角讲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仪式最后,双方互赠纪念品并合影留念,以象征友谊的礼物为纽带,共绘合作新愿景。
一场非遗手作沙龙更让文化交融升温——漆扇晕染水墨诗意,剪纸镂刻东方情韵,扭扭棒编织创意火花,中美青年指尖共绘“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
光影与科技的双重奏
代表团成员们在浙江传媒学院开启了一场光影与科技的奇妙之旅。在充满历史底蕴的校史馆里,他们回溯了浙传47载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随后,他们走进了4K电竞演播室,惊叹于数字技术革新浪潮带来的震撼。在中国广播电视资料研究中心,代表团的成员们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感受到了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
在桐乡乌镇校区华策电影学院,代表团的朋友们走进了电影调色实验室与杜比实验室,亲眼见证了影视工业的“造梦魔法”。在这里,他们了解到电影后期制作的复杂与精细,从画面的色彩调整到声音的立体呈现,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了影视制作的高水准与专业性。
此外,代表团还参观了无忧传媒和时代坐标影像科技,解码“中国直播经济”的流量密码;虚拟拍摄技术让科幻场景触手可及,科技与艺术的边界在此交融。
乌篷船游乌镇
对于代表团的成员们来说,乌镇是他们第一次踏入江南水乡,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新奇而迷人。
白墙黛瓦的传统建筑、蜿蜒曲折的小巷、潺潺流淌的溪水,还有那随风摇曳的柳枝,每一处景致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他们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大家登上小船,随着船橹的欸乃声,缓缓穿梭于河道之间。两岸的古建筑倒映在水面上,这种独特的水上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了水乡生活的宁静与悠闲。他们纷纷表示:“It is so beautiful!”
龙井香里读江南
当晨曦初照,代表团们在热情的茶农带领下,沿着蜿蜒的山路,穿梭于梅家坞那层层叠叠的茶山梯田之间。春日的阳光洒在嫩绿的茶树上,新芽如翡翠般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
回到茶室,茶农们精心烹制新茶,将那茶叶放入古朴的茶盏之中,热水冲泡,茶叶在水中舒展,茶香四溢。一盏新茶,不仅承载着龙井的醇厚与清香,更斟满了江南人热情细腻的待客之道,让远道而来的美国师生们在茶香中感受“最江南”的韵味与情谊。
当轻舟划破西湖的宁静,三座石塔与月影相映的浪漫故事,在湖面上轻轻荡漾,如同悠扬的乐章,诉说着西湖的神秘与美丽。
漫步柳浪闻莺,烟柳如丝,画桥如虹,横跨在碧波之上,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墨。此时,青年们欢声笑语,穿梭于如画的景致中,让人流连忘返。
五千年文明的时空对话
良渚玉琮传递中华文明起源密码,古城遗址的夯土城墙凝固千年时光……
代表团成员们在良渚博物院内流连忘返,这里陈列的玉琮、玉钺、玉璧等珍贵文物,是良渚文化的瑰宝。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玉琮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代表团成员们惊叹于五千年前良渚先民的智慧和技艺。
离开博物院,代表团来到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莫角山宫殿区,金黄的油菜花海与苍翠的竹林相映成趣,仿佛将代表团的朋友们带回了五千年前的良渚。他们感叹于这座古老城市的规划和布局,感受到了良渚文明的繁荣。
从古老的良渚文明穿越到现代杭州,代表团来到了拱宸桥畔。拱宸桥横跨京杭大运河,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桥上,代表团的成员们俯瞰着运河的波光粼粼,一艘艘货船从桥下缓缓驶过,仿佛在诉说着杭州“因河而兴”的故事。
拱宸桥畔的集市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各种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代表团的成员们被一家制作手工糍粑的摊位深深吸引。摊主热情地邀请他们参与糍粑的捶打过程,体验这门古老的手艺。在师傅的指导下,代表团的成员们拿起木槌,亲自捶打糍粑。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他们依然乐在其中。他们不禁感叹:“It is so hard!But it tastes delicious.I like it!”
以心相交,终成挚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在分享会上,志愿者与美国朋友紧紧相拥,泪水模糊了双眼,但笑容却依然灿烂。他们合唱《送别》《See You Again》,歌声满载着“天涯若比邻”的赤诚与深情。这一刻,音乐成为了共同的心声,跨越文化的大洋,连接起彼此的心灵。
临别之际,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手写明信片与定制文创,将这份特别的礼物交到美国朋友手中。每一张明信片都承载着志愿者们的心意,每一件文创都蕴含着杭州的文化底蕴。这些小小的礼物,不仅是对这段旅程的纪念,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见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位美国同学为了纪念这段难忘的旅程,甚至将具有中国标志的图案——中国扇、太极符号等纹在了自己的手臂上。她们表示:“This can help oneself remember this journey.”
从千年良渚文明到数字科技前沿
从西湖山水诗韵到非遗匠心传承
这场沉浸式文化探索
让太平洋彼岸的青年
看到了一个真实 立体 温暖的中国
当飞机划过杭城天际
跨越山海的情谊早已生根——
因为青春拥抱世界的姿态
永远热烈而真诚!
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