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2025年暑期赴日本参加“艺术与传播、跨文化交流”主题访学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4-02 来源: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点击量:

为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鼓励我校学生出国(境)交流,2025年暑期,我校将选派优秀在校生前往京都大学、立命馆大学、上智大学和千叶大学参加短期交流访学,项目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15日,具体报名信息附下。

一、 院校简介

京都大学:是日本顶尖的综合研究型国立大学,成立于1897年,QS世界排名TOP50,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其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课程将深度结合其传统艺术研究与现代设计理论。

立命馆大学:日本顶尖私立大学之一,创立于1900年,以社会科学与国际关系见长,主校区位于京都。其亚太研究科聚焦东亚文化互动,聚焦“东亚文化互动”“数字媒体创新”等领域,融合艺术、传媒与设计研究。

上智大学:日本顶尖私立大学之一,与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并称“日本私立三大名门”(早庆上智),代表日本私立教育的最高水平。日本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私立大学,外语与国际传播学科排名全日本第一。

千叶大学:日本首都圈内以工学和设计学科见长的国立大学,以“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A类顶尖校著称,尤其在工业设计、园艺学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二、项目优势

1. 顶尖学府资源

支援院校:联动京都大学、上智大学、千叶大学等世界名校,由资深教授(如京都大学石学教授、宇佐美教授)领衔授课,聚焦日本文化、媒体传播、教育体系等前沿领域。

跨学科课程设计:四大模块(艺术与设计、传播与媒体、国际教育、技术与商业)满足多元专业需求,结合数字人文、智能媒体、老龄化、中日文化等社会议题,深化全球化认知。

双轨制学习模式:课堂理论(60%)+ 实地调研(40%),确保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

2. 实践创新性

产学联动:参访丰田产业馆(工业设计创新示范点)、东京国立科技博物馆(科技与艺术结合案例)、动漫产业链调研(集英社合作基地),剖析日本企业创新基因;AI与设计工作坊(千叶大学)通过用户场景构建、商业画布设计等实战训练,培养数字化时代创新思维。

文化深度体验:茶道与和服礼仪研习、西阵织工艺传统技艺实践、镰仓动漫圣地巡礼,从传统到流行,解码日本文化基因。

3. 国际化视野拓展

跨文化对比研究:神户华人同文学校教学观摩、周恩来留学生活纪念馆参访,探索中日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联结。

国际议题研讨:偶像经济运作模式、防灾体系与危机传播策略,培养全球化与传播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时间

详细项目日程请参考附件。

项目时间 2025年7月6日-8月4日(30天)

项目费用: 25800 元人民币

费用包括 :报名费,学费,海外医疗保险费,欢迎会餐费,住宿费 (学生公寓、商务酒店);

费用不包括:国际机票费(约4000 元人民币),课程期间交通费、个人护照办理费,签证费,国内交通费,餐费,行李超重费,自由活动时产生的费用及其他“费用包括 ”以外的费用。

四、申请要求

1.仅限本校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应届毕业生除外),成绩优异、道德品质好,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身心健康,能顺利完成海外学习任务;

2.语言要求: 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通过项目部口语测试;

3.家庭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能够提供访学所需学杂费;

4.通过项目面试、外方高校的学术审核、以及我校院系及国际交流合作处的资格审核。

五、报名及选拔流程

1.下载附件《浙江传媒学院赴境外学习交流申请表》,填写并打印后在所在学院以及职能部门盖章签字,并附上中英文成绩单、外语水平证明、家长同意书后由学院外事秘书或辅导员进行汇总,将所有纸质材料以及盖章的汇总表交至国际交流合作处(行政楼602-2);

2、 同时需要进入项目咨询QQ群709955860完成项目方的报名程序。

3、学生提交正式申请材料并缴纳项目费用,获得学校录取及签证后赴英学习。

请注意:学校仅负责为学生提供自费出国(境)外交流学习信息,不承担由该项目引发的任何责任,是否参加由学生自行决定。所有费用均由国(境)外院校或其代理机构直接收取,学校不收取任何费用。对项目有兴趣的同学请加入QQ群709955860进行咨询,决定参加该项目的同学须与该项目代理机构签署相关协议。校内流程可以咨询国际交流合作处徐老师 0571-86876736、俞老师0571-86832066。学校对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出台了相应的资助政策,详细请见《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办法(试行)》。


附件:

1.日程表-2025年暑期赴日本艺术与传播跨文化交流主题访学项目4周.pdf

2.浙江传媒学院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申请表.doc

3.各学院赴境外交流学生推荐汇总表.xls

4.浙江传媒学院出国境家长知情同意书.docx


           国际交流合作处

            2025年4月1日